- 編者: 廖迪生
- 口述:何銘思
- 出版社:中大
- 出版年份:201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629966737
- 頁數:238
內容簡介
何銘思祖籍廣東順德,1923年於香港出生,在深水埗長大,曾於喇沙書院及九龍華仁書院就讀,16歲時前往深圳參加共產黨游擊隊抗日,20歲時再前往粵北參加國民黨第七戰區的「政工隊」抗日。抗戰勝利後,返港於達德學院就讀,翌年放棄學業,重返粵北對抗國民黨軍隊。1949年廣州解放,他率新豐子弟兵進入廣州,成為廣州的第一批公安。何銘思繼而調任華南分局統戰部,1951返港與陳用心女士結婚。1957年,他被調派回來香港新華社工作。1978年成為香港新華社統戰部部長,積極連繫香港商界參與國內改革開放的建設工作,與霍英東的合作由是展開。他1988年離開新華社,位至新華社副秘書長及全國政協委員。1989年因為「六四事件」登報退出中國共產黨,退隱加拿大其間獲霍英東力邀回港相助其南沙發展工作,作為霍英東的得力助手,十多年來在「紅三角」地區實施「文教扶貧」,也為霍英東圓「南沙夢」奮力拼搏。
編者簡介
廖迪生,文化人類學者,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專研香港與華南地方社會文化;研究興趣包括:民間宗教、文化傳承與保育、食物與全球化、族群認同、家庭與親屬關係等。
黃潘明珠,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前副館長。
目錄
自序 何銘思 / ix
大時代中尋夢者的見證 林垂宙 / xi
何銘思訪談錄之緣起 黃潘明珠 / xvii
彩色圖片 / xix
導言 / 1
何銘思先生的經歷 / 2
中港兩地之間 / 4
個人的抉擇 / 5
口述歷史訪談 / 7
研究與書寫 / 10
一 香江童年 / 11
家庭 / 11
讀書生活 / 17
二 大時代來臨 / 23
反日運動 / 23
認識何培 / 25
八路軍辦事處 / 26
三 參加抗日戰爭 / 29
參加游擊隊 / 30
再往沙井 / 34
北上韶關 / 34
韶關的人 / 38
參加東江縱隊 / 40
湘桂撤退 / 41
日軍投降 / 42
達德歲月 / 44
徬徨的年代 / 46
大時代中的選擇 / 47
四 第三次返回大陸 / 49
行軍作戰 / 50
廣州市公安總隊 / 52
抗美援朝 / 54
清匪反覇 / 56
不一樣的廣東 / 58
形勢逆轉 / 59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1948–1957 / 61
香港的角色 / 64
五 「下放」香港 / 67
返港結婚 / 67
「下放」香港 / 68
抗暴鬥爭與文化大革命 / 71
六 改革開放 / 77
負責統戰部 / 79
中央黨校學習 / 80
市場經濟改革 / 81
籌建酒店 / 84
改革的突破點 / 85
改革不走回頭路 / 86
霍英東的參與 / 87
培華教育基金 / 89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 93
離開新華社 / 95
改革開放的傳統 / 96
七 與霍英東先生的合作 / 101
紅三角地區建設 / 102
加拿大卡加利的建設 / 104
南沙發展計劃 / 106
銘源發展有限公司 / 111
八 大潮中的水花 / 115
後記 / 119
附錄一 何銘思先生年譜 / 123
附錄二 何銘思先生著作書目 / 127
附錄三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的職能與演變 / 131
註釋 / 135
參考書目 /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