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者: 陳學然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年份:202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88912070
  • 頁數:224

 

 

內容簡介
從前清遺老到新文化運動領袖,從英國管治者、華商領袖到私專院校創辦人,他們的思想與文化立場各異,展現的文化情懷卻是異中有同。不論新派舊派、中外人士,出於對中國文化的重視及對中國何去何從的思考,他們都希望在香港這個被稱為「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裏,實現政治抱負或文化理想。本書以不同時期活躍於香港的人物作縱線論述,並透過人物寄身的機構或遊歷的地方作橫向鋪陳,呈現香港的多元面貌與富歷史意義的文化景觀。

 

 

作者簡介
陳學然

哲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及副系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文化史、東亞冷戰史、香港史。 著有《五四在香港:殖民情景、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該書榮獲2015 年第八屆「香港書獎」;香港中華書局,2014 年)、《再造中華:章太炎與五四的一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年),編著《潮起潮落:五四運動的精神變調》(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9 年)、《家國之間:五四在香港的百年回望》(該書榮獲2021年「香港出版雙年獎」[ 社會科學類];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9年)。學術論文另見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台北《新史學》、《臺大歷史學報》、《臺大中文學報》、《漢學研究》、《清華中文學報》以及澳門《南國學術》、香港《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等等。

 

 

目錄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創系十週年叢書總序

 

第一章  緒論:人物、機構、空間
一、文化香港,書寫傳奇
二、與「文」同在,存茲墜緒
三、郁郁乎文,融合新舊與中西
四、「文」在香港,情依中國

 

第二章  區區小島,海濱鄒魯:宋王臺文化空間的建立
一、重新進入歷史視野的「宋王臺」
二、抗戰時期眾相遊覽的「宋王臺」文化景觀
三、「宋皇臺公園」與戰後文化景觀的重建
四、結語

 

第三章  被忽略的舊學旗手:李景康的文教之功與文白取態
一、李景康:值得多加關注的嶺南教育家
二、李景康的教育事業
三、文白之用:以保存國粹為原則
四、結語

 

第四章  與時俱變,無關新舊:華商總會領袖對「五四」的迎拒
一、華商領袖對五四的態度:1919-1925
二、華商領袖對五四的態度:1926-1928
三、華商領袖對五四的態度:1929-1935
四、結語

 

第五章  新舊共存、各適其適:胡適訪港的迴響與文化意義
一、胡適訪港:行程與交際網絡
二、香港政商界對胡適的觀感
三、胡適訪港的迴響與意義
四、結語

 

第六章  自生自滅的文教事業:香港私專院校的創建與轉型
一、「手空空,無一物」:私專的創建與限制
二、一所用以收編私專的新大學的成立
三、私專的式微
四、結語

 

第七章  花果飄零,靈根難植:唐君毅對香港高等教育的批判
一、香港辦學之難:港府的政治控制
二、面對收編:教育理想與現實局限
三、 喚醒民族國家意識的教育:對大學「地方化」、「國際化」的批判
四、 缺乏文化主體性——「中西文化邊緣地帶的教育」
五、結語

 

第八章  結論

後記
 

文化香港:一座城市的百年流變

HK$88.00Price
Quantity
    ​ These books are also fascinating

    Clicking this Google Ad provides extra income to our bookstore.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Our store at the ABC A Book Club:

    Cockloft, 203 Tai Nam Street, Sham Shui Po

    Opening hours:  14:30-18:00 (Wed to Sun)

    • alt.text.label.Instagram
    • alt.text.label.Facebook

    ©2024 Lion's Ink Bookstore |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