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者:沈弘
  • 出版社:崧燁文化  
  • 出版年份:20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3329607 / 9786263329669 / 9786263329799

 

  《倫敦新聞畫報》:世界上第一份以圖像為主的畫報!

  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客觀對照,第一手資料的歷史新視角!

 

【1842-1857】

 

  倫敦派駐的畫家和記者眼裡的「晚清」究竟是什麼模樣?

  1842年起第一卷所刊的畫報,從道光皇帝開始的歷史別貌,

  巍峨長城、氾濫的鴉片貿易、洋人眼中的革命起義、漸起的戰事……

  那些史實未必記載的風俗、底層描寫,畫卷揭開、歷史就重新展開!

 

  ║長城與大運河:

  早在耶穌誕生的兩百多年前,統一華北的秦始皇便建造了長城,

  這世界奇蹟般的建築更在明朝擴建,成功抵禦蒙古征服者的入侵,

  如今這潛伏的巨人已剩下斷垣殘壁般的廢墟,靜靜在山谷、丘陵上。

  運河上曾經上演英國海軍艦隊與清朝水兵、海盜船的衝突,

  如今匆忙趕集進城的人們、古怪的中式城樓建築,也是值得記錄的市井畫面!

 

  ║鴉片貿易:

  源源不絕流入中國的走私鴉片,在短短幾年內增加了數十倍之多,

  哪怕中國的皇帝下了禁煙的政令,鴉片貿易反而有擴大規模的趨勢,

  1840年前後統計數字顯示,中國鴉片成癮者保守估計達三百多萬人!

  東印度公司所壟斷的鴉片貿易每年在中國獲得暴利,

  美麗的罌粟花為中國各色人等編織了無數醉生夢死的惡夢,

  ──只要有任何癮君子繼續沉湎於鴉片,鴉片走私就沒有斷絕的一天。

 

  ║中國的革命、南京的太平軍起義者:

  「太平軍成功擊敗皇帝手下的所有清軍,並在帝國最富饒的部分建立了堅固的根據地……」

  「那些起義者的模樣極為怪誕,他們與天朝的普通習俗反其道而行」

  「無庸置疑的是中國舊的內外政策已經受到嚴重打擊,不可能再重新恢復」

  「足以證明在這個國家裡,一次重大的社會振興即將到來」

 

  ║寧波的皇陵:

  「有好幾種奇異而迷信的儀式,都是為了安頓死後靈魂的命運。婦女在屍體旁的嚎哭,以及對靈魂轉生說的信仰,便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1842年,寧波、廈門、定海等地被英國占領,文化的衝突隨之而來,

  對於封閉自首的中國,文明的浪潮將以不可抗拒之勢衝擊著傳統。

 

本書特色

 

  《倫敦新聞畫報》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以圖像為主的畫報,以其生動細膩的木刻版畫、以當時技術條簡能達到的最快速度,再現世界各地的重大新聞事件。創辦初期便派駐了大量記者和畫家來華,將數十年內上千張關於中國的速寫和文字報導發回英國,除了為當時的讀者提供了中國的資訊,也成為有別於官方的客觀歷史研究參考。

 

【1857-1860】

 

  駐華記者、畫家的紀實手稿再次揭開清末戰爭、地方風俗的面貌,

  外國記者在中國過的新年、佛山水道之戰、廣州的激烈戰事……

  藉由畫家的速寫,帶你一窺動盪年代最真實的特寫!

 

  ║英法聯軍進攻白河要塞:

  「1858年5月,西方列強的大使們已經決定不再尋求跟中國當局建立外交關係的機會……」

  「條約申明,口岸對我們開放,基督教可以自由地在中國傳播,允許在口岸設立領事館,可以在北京設立外交辦事機構。英國和法國獲得了大量的戰爭賠款。」

 

  ║《中英天津條約》的簽訂:

  ─基督教將被允許在中國傳教,傳教士們將受到保護

  ─英國商船將被允許在大江沿岸通商,並增開臺灣、潮州等口岸

  ─對英國臣民合法僱用中國臣民不加以法律上的限制

  ─漢字「夷」不得出現在任何中國官方發布的中文正式文件中

  ─確認英國政府通過以前的條約所取得的利益,規定英國政府可參與中國皇帝所准予地給任何其他國家的利益

  ─本條約中所有處罰及沒收充公均屬於中國政府的公用事業

  

  「其重要性不僅在於終止幾個月來的流血與痛苦,也在於很有可能將這個獨特而奇妙的帝國引入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臺灣漢族人的禮儀風俗

  「島上有廣闊而肥沃的平原,許多地方盛產玉米、大米和你能在印度看到的所有水果」

  「它的縱深地區至今還沒有人進去探勘過。這些山脈的另一邊目前都歸土著的高山族人所擁有」

  「她們的髮型頗為雅致,毫無例外地全將人工製作的花插在頭髮上」

  「『番鬼』這個詞還沒有傳到這,也許當更多的外國人前來訪問這個地方時,他們就會失去這種淳厚的本性」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1857-1860年間的《倫敦新聞畫報》,包含英國船隊的船行記錄、第一次鴉片戰爭各地戰況紀實、人民日常速寫、在香港的相關敘事、馬尼拉速寫、英法聯軍戰情、臺灣漢族禮儀風俗等等,讀者不僅能對清末的戰事有更加詳實的了解,對於當時的宗教、地方風俗、民生觀察也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1861-1873】

 

  歷史上著名的火燒園明園,英國人的視角會如何描寫?
  燒毀數個世紀以來最珍貴的文化瑰寶,只因報復心理?
  翻開報導文獻、如攝影般寫實的速寫手稿,重回歷史現場!

  ║中國的春節:
  舞龍表演穿過每一條街,周而復始地進行,直到沒有一個惡鬼剩下,
  樂隊演奏著震耳欲聾的音樂,並向人們扔擲炮竹,慶祝持續一整天。
  此外,中國人對圓形糕餅情有獨鍾,就像英國人喜愛葡萄乾布丁,
  在春節前夕,婦女們聚集在一起準備製作糕餅的原料,
  把歡宴、慶祝、與實用目的結合在一起,正是別具一格的中國風俗。

  ║中國皇帝的夏宮:
  「它的建築和聚集的奇珍異寶一定是花費好幾個世紀才完成的傑作」
  「這是一座巨大的中式建築,外面用油漆和鍍金裝飾得富麗堂皇」

  圓明園,圓潤而光明的花園就是這個夏宮在中文名字裡的意義,
  萬壽園、靜明園、香山……這些花園勝景就是英軍開始毀滅的地方,
  英法官兵受到清軍的虐待,為了進行報復,並給予一個嚴厲的警告,
  若清軍不投降,這座皇帝的樂園將被焚毀,10月19日開始燃燒起第一把火……

  ║景泰藍工藝品:
  景泰藍工藝品以極小金屬片拼出設計圖案,再焊接到物體上,
  以粉末或糊狀物填滿金屬片間的空隙後,即構成珐琅,
  經過烘烤過的珐琅質會拋光打磨,直至表面光滑,
  其工藝之繁複,在明朝鼎盛期到清康熙、乾隆年間為黃金時代,
  此門工藝雖尚未完全消失,與古代工藝品相比品質卻低劣許多,
  由英國駐清公使夫人帶回倫敦的三件景泰藍工藝品為鼎盛期所產出,
  其成色罕見、體積也異乎尋常,現為比利時國王所持有。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1861-1873年間的《倫敦新聞畫報》,包含第二次鴉片戰爭、駐華記者的日常見聞、戰爭賠款的詳實文字報導、圓明園燒毀前夕的繪圖畫卷、清末太平天國戰爭、中式婚俗紀實等,透過逐年的事件紀錄,可清楚了解西方視角在清末一連串戰爭和中西交流的觀點,畫報中所收錄的畫家速寫更是極具藝術價值的圖像文獻。

 

作者簡介

 

沈弘

 

  著名學者,自1990年代起遍訪哈佛、芝加哥、倫敦等地的圖書館,蒐集海外大量關於中國史的珍貴圖文資料,整理並編譯相關報導、實錄,出版作品有《晚清映像》、《中國長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倫敦新聞畫報》記錄的晚清

HK$183.00Price
    ​ These books are also fascinat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