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蔚藍
【最新到貨:新鮮滾熱辣上架】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Prasenjit Duar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9780226167220|HKD$420
咩叫「歷史敘事」?唔知大家平時有冇留意到歷史學家書寫一本歷史書嘅時候,其實會有明顯「書寫嘅方式」,例如到底佢係點建構啲歷史事件呢?換言之,歷史嘅讀者永遠冇辦法見到最「真實」嘅歷史樣貌,即使書寫者以客觀證據作為寫作嘅基石。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杜贊奇教授(Dr. Prasenjit Duara)開篇就講到:「現代社會的歷史意識無可爭辯地被民族國家所支配(“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modern society has been overwhelmingly framed by the nation-state”)」,依個都係全書嘅中心。 我哋睇民族國家崛起嘅歷史嘅時候,好多時候會發現歷史學家會用「民族主義」嘅歷史敘事範式,亦即係話佢哋多數會以民族國家作為歷史主體,架構會非常宏大。就以中國為主例,會有歷史學家以「中國民族啟蒙」嘅敘事書寫,將「民族」講到好似係鐵板一塊、同一嘅主體,令到中國成為具「集體人格」嘅歷史人物。不過問題係,依種話語會將「帝國」同「民族國家」放喺對立面,而且又會掩蓋歷史嘅「真相」。而杜教授正正就喺書中仔細考究依種書寫方式點樣影響歷史嘅本質。
雖然話我哋冇可能清楚歷史嘅「真相」,但我哋應該從咩方式認識歷史先會最貼近「真相」?而杜教授所講嘅「拯救歷史」,又係要拯救啲咩?有冇咁嚴重要去到「拯救」?想知道答案,就快啲睇依本書。
💡喺二十世紀前期,「歐洲中心論」係最常見嘅歷史敘事範式。後來出現唔少嘅學者試圖論證「用歐洲作為觀看歷史嘅出發點」有幾唔合理。今期所講嘅「民族主義敘事」就係其中一種用於反抗「歐洲中心論」嘅敘事範式。
【店長精選:唔好果本唔敢揀】
In Search of an Identity: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Teaching in Hong Kong, 1960s-2000
Edward Vickers|Routledge
ISBN:9780415865012|HKD$650
學校點教歷史同「歷史書寫」都有關係?
依本書嘅作者Edward Vickers原先係一間香港中學嘅歷史老師。佢開頭好奇怪嘅係,點解香港教育制度會將「歷史」同「中國歷史」分開咗截然唔同嘅兩科。而香港嘅歷史就從來唔會喺兩科入面出現;中國歷史科則係強調民族主義敘事嘅中國史。Vickers後來就發現,喺1996-1997年期間,唔少本土媒體會倡議歷史教育要移除晒所有「殖民主義」相關嘅元素。因此佢就寫咗依本書,去探究政治氣候如何影響住香港歷史教育課程。
睇返1960年到2000年嘅歷史教育進程,再到今日香港,政治因素依然影響緊一班中學生點樣學習香港歷史。2021年,教育局要求中史科側重於「香港與國家歷來的緊密關係」,並將香港殖民地嘅歷史詮釋為「中國被列強侵略」嘅史例。如果你好奇香港嘅歷史教育,甚至係本土史嘅敘事方法會點樣教授身分認同,依本書一定會幫到你。而歷史課程所帶嘅影響,唔只限於課室入面。當中嘅師資培訓、課程方向仲可能影響住香港未來一代點樣看待、點樣書寫本土歷史。
💡中學歷史、中史堂都會提及香港曾經係一個典型嘅殖民地。但你知唔知道其實香港唔係傳統殖民主義之下「一對一」嘅關係?英國佔領期間借香港作為中介同中國貿易,因此香港嘅治權唔單只受英國或者本土影響,其時都受到中國嘅影響。
此篇書訊刊於每週一發出的獅墨書訊,歡迎免費訂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