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獅墨書訊第98期】香港建造:商人、政治與城市發展


【最新到貨:新鮮滾熱辣上架】

林護:孫中山背後的香港建築商

陳慕華|馮以浤 譯|中大出版

ISBN:9789882370005|HKD$180


起樓救國,聽落真係非常適合香港人嘅政治理想。講起「地產」,可能好多讀者我諗都已經直接聯想到「霸權」,能夠諗到地產商參與革命嘅人恐怕唔多。林護出生於1871年嘅廣東,年幼去咗澳洲生活同受教育,之後嚟到香港,為設計第二代滙豐總行一炮而紅嘅建築商巴馬丹拿(又名公和洋行)打工,正式入行。喺行內累積經驗,羽翼漸豐之後,佢先後創辦自己嘅合益公司同聯益建造公司,到二十世紀初已經成為香港建築界嘅主要企業。


因為識講英文,又係聖公會教徒,所以林護亦都接到好多政府以及教會嘅建築項目,包括聖保羅堂、拔萃男書院、聖士提反書院、港大馮平山圖書館,以至係立法局大樓等。除此之外,好多對香港歷史發展舉足輕重嘅建築項目,都係出自林護手筆, 例如係擴建黃埔船塢、大埔公路同青山公路部分路段、灣仔填海、油麻地小輪碼頭、永安百貨等等。可以話,林護係有份「建設」二十世紀初嘅香港。


香港嘅地產商,又點可以無政治影響力?林護係備受尊重嘅華商,自然喺華人社會之中都有幾分話事權。例如,林護參與過「反對蓄婢會」,主張禁止買賣同蓄養妹仔奴隸。而好似當時其他華人紳商一樣,林護一半出於民族主義嘅號召,另一半出於長遠商業利益嘅考量,亦積極介入中國嘅政治。林護相信商業救國,喺清末民初大量投資中國各地嘅建築項目,一方面推動中國現代化,另一方面亦用所得利潤嚟支持孫中山嘅革命。



💡葵涌嘅聖公會林護中學,大家可能都聽過,當然係紀念林護;與此同時,荃灣嘅聖公會林裘謀中學,則係紀念林護個阿哥林裘謀(林護原名林裘焯)。

 

【店長精選:唔好果本唔敢揀】

香港利氏家族史

利德蕙|顧筱芳 譯|中大出版

ISBN:9789629965068|HKD$100


銅鑼灣希慎廣場,同鴉片有咩關係?話說希慎廣場個「希慎」,係指二十世紀初香港大地產商利希慎。利希慎係當時香港最有影響力嘅其中一位華商,利氏甚至人稱香港早期四大家族之一。佢係銅鑼灣嘅超級大地主,好多建築物都關佢嘅家族企業事,例如利舞臺、利園山等。銅鑼灣嘅希慎道當然係以佢命名,而點解希慎道又連接住四條平排以四邑地名為名嘅街道(新會、開平、恩平、新會)?因為利希慎係四邑人嘛。


二十世紀初嘅銅鑼灣,軒尼詩道以北都係怡和嘅工商業重鎮,怡和嘅總部、貨倉、碼頭、冰廠、糖廠都喺呢度。軒尼詩道以南,至禮頓道之間呢,就係利希慎嘅地產王國。1920年代,利希慎大量購入銅鑼灣嘅土地,命名為利園山,先後發展利園遊樂場、利舞臺戲院、利園酒家、利園酒店等,今日銅鑼灣係港島人習慣出沒嘅娛樂消遣商業區,原來都有一百年歷史。


咁關鴉片咩事?咁,你覺得利希慎買咁多地嘅資金喺邊度嚟?利希慎老竇早年喺美國淘金熱發跡後嚟到香港做生意,並誕下利希慎。利希慎喺香港讀書成長,識英文、可以同鬼佬打交道,於是順利取得鴉片專營權,搵到自己嘅第一桶金。利希慎好快就成為香港嘅「鴉片大王」,甚至當初會買銅鑼灣嘅地,本來就係諗住起鴉片提煉廠,只不過政府開始禁鴉片先作罷。至於1928年,利希慎離奇被暗殺死亡,係咪真係同鴉片生意有關,就信不信由你了。



💡1928年4月30日利希慎喺中環被人連開三槍射殺,至今仍未破案,不過利氏家族就認為係同利希慎之前喺澳門爭贏鴉片專賣權,因此與人結怨有關。


此篇書訊刊於每週一發出的獅墨書訊,歡迎免費訂閱

 
 
 

Comments


點擊以下 Google 廣告,可以為書店帶來更多收入,多謝你的支持!

閱讀俱樂部實體店​

深水埗大南街203號閣樓|星期三至日 14:30 - 18:00

  • alt.text.label.Instagram
  • alt.text.label.Facebook

©2025 獅墨書店 Lion's Ink Bookstore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