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者: 温玉珍
  • 出版社:黎明文化
  • 出版日期:20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1609843

 

  本書是首部以國軍對日作戰陣亡將士追悼大會和紀念儀式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通過深度挖掘、爬梳和分析相關祭文、演說、標語等珍貴史料,全景式還原1931年至1937年間一•二八淞滬戰役、冀熱長城戰役及綏遠戰役的陣亡將士追悼大會和紀念儀式的儀程細節,並據此探查國民政府當時的對日戰略方針,反駁了所謂「國民政府在1937年之前『只剿共、不抗日』」的論點。

 

  1930年代,國民政府正面臨內外交鋒的空前變局下,貫穿國內外關係的準則是「攘外必先安內」的基本方針,強調「軍民一體」,發起長期精神戰備。本書關注的是國民精神動員是如何落實到一般大眾生活?在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首先重視禮制的變革,用意在使人民的日常生活都能感受到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最終透過禮制來強化國家意識。1931至1937年間,中國剛經歷了北伐統一的內戰過程,對外則是中日關係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時有局部區域性的戰爭,在這段期間對於陣亡將士的追悼儀式,除了安慰亡靈的目的,國府似乎更重視如何藉由這些祭祀陣亡將士的儀式,來動員民眾,進一步塑造民族的共同感受。

 

  戰爭過後的追悼會與紀念儀式上的演說,可以作為觀察當時國民政府對內整合民心與推行對外關係的重要文本。本書主要探討1931至1937年國軍的對日作戰紀念儀式,聚焦在五場追悼會,透過追悼會的辦理情形、追悼儀式、主祭人員、參與者、祭文、誄詞、訓話及大眾媒體對於追悼會的報導等相關史料來進行具體而微的討論。

 

  陣亡將士追悼會之祭祀儀式展現出在對日抗戰前,國民政府、國民黨中央對國家社會動員的一個觀察視點,也呈現了當時的國民黨帶領著中國朝向黨國一體制度趨勢。陣亡將士追悼大會就是民族國家空間儀式與民俗相結合的產物,透過政治控制與民俗信仰間的視角,看到國民政府去除民間迷信與祭祀傳統之間的兩難,仍堅持在中元節習俗框架下悼念國軍陣亡將士,並透過祭祀儀式來統合民間信仰與建構國家烈士的歷史記憶。

 

  本書研究發現,國民政府透過陣亡將士紀念儀式安慰遺族,並對包括地方實力派在內的全體軍民進行精神動員和力量統合,凸顯彼時黨治民族國家的政權特質。此外,國民政府推動社會現代化改造以及將其與中國民俗傳統相調適的努力也盡顯其中。

 

作者簡介:

 

温玉珍

 

  青年軍及黃埔後代,生於台灣,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曾先後服務於臺北市文化局、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化部,2014年至2019年外派香港,任駐香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文化組助理組長,目前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為1950年代的台港關係。

戎禮馨香:1931-1937國軍對日作戰紀念儀式研究

HK$97.00價格
    ​這些書也同樣精彩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