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代,冷戰形勢令中國門戶對外關閉,香港取代上海成為最重要的華文電影製作中心。新加坡與香港均位於竹幕中國之外,構築了「海外華人」的共同屬性。香港與星馬當時同為英國殖民地,兩地在政治及軍事體制上形成連帶;在文化上,星馬地區是那個年代香港電影及文藝作品最大的市場,冷戰時代的香港電影往往呈現出對於星馬地區猶如親屬般親密的「文化想像」,一條「電影文化環」就這樣把星港聯繫起來。本書採取文化史分析角度,兼具電影文本細讀,探討電懋(國泰)、光藝兩間片廠所製作的六部星馬題材電影,重新檢視這道星港電影文化環的形成和斷裂的先兆,以及香港電影的主體性如何透過他者的凝視而孵生。
「香港粵語電影在星馬的傳播成就了香港電影的主體意識,馬化華語電影在新加坡建國運動中的出現昭示了新加坡國族認同的萌生。麥欣恩的新著帶我們重返滋養香港電影與新加坡各自身分認同的關鍵時空,並在二者的精彩對照中生動揭示兩地人民的共通境遇及這一『新雙城記』的豐厚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羅靚,美國肯塔基大學
「麥欣恩的研究聚焦於1950、1960年代冷戰時期的香港與新加坡電影的『雙城記』,為南洋移民、逝去的電影工作者和其理想年代重新造像。在(中)國境之南的邊緣兩地積極締造華語電影世界,相遇對話,本書為當今的『華語語系』(Sinophone)研究提供有力和在地的佐證,不止開拓了香港電影的版圖,擺脫其北進想像而進入『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視野,同具回顧和前瞻性。」 ──吳國坤,香港浸會大學
作者簡介:
在1950年代,冷戰形勢令中國門戶對外關閉,香港取代上海成為最重要的華文電影製作中心。新加坡與香港均位於竹幕中國之外,構築了「海外華人」的共同屬性。香港與星馬當時同為英國殖民地,兩地在政治及軍事體制上形成連帶;在文化上,星馬地區是那個年代香港電影及文藝作品最大的市場,冷戰時代的香港電影往往呈現出對於星馬地區猶如親屬般親密的「文化想像」,一條「電影文化環」就這樣把星港聯繫起來。本書採取文化史分析角度,兼具電影文本細讀,探討電懋(國泰)、光藝兩間片廠所製作的六部星馬題材電影,重新檢視這道星港電影文化環的形成和斷裂的先兆,以及香港電影的主體性如何透過他者的凝視而孵生。
top of page
HK$210.00價格
這些書也同樣精彩
bottom of page